進入內容區塊

澎湖縣政府衛生局

logo底圖
covid-19防疫專區

covid-19防疫專區

covid-19防疫專區

珍愛生命 讓愛啟動 1問2應3轉介 你我都是自殺防治守門人 1925(依舊愛我)安心專線 請民眾多加利用 澎湖縣政府衛生局 關心您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我不認識你、但我願意幫助你,請支持器官捐贈讓愛在世間延續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認識檳榔
分隔線
中央內容區塊
有關檳榔對健康之危害,世界衛生組織設立之國際癌症研究總署(IARC)早在1987年即綜合各國研究結果,認定「嚼含菸草的檳榔」或「同時吸菸與嚼檳榔」對人類有致癌性,致癌部位主要在口腔、咽及食道。2003年,IARC又邀集台灣代表在內的16位多國學者,依據新有的研究證據,作出了「檳榔子屬第一類致癌物」的結論,證實即使嚼不含任何添加物的檳榔子也會致癌。在台灣,口腔癌成為青壯年(25-44歲)男性最常見罹患的癌症。根據最新癌症登記資料和死因統計,每年逾8,000名新診斷口腔癌個案,3,300人因口腔癌死亡,為台灣男性所罹患的主要癌症之一。
 
檳榔與口腔癌
目前市面販售的檳榔通常含有:檳榔子、荖花、荖葉、荖籐、石灰及香料等。其中檳榔子(無任何其他添加物)含有多酚化合物、檳榔鹼、檳榔素、粗纖維、脂肪、醣類等成分。
(1)多酚類成分會導致口腔黏膜纖維化(癌前狀態),也會釋出自由基,這些自由基會與細胞作用,造成細胞突變甚至死亡。
(2)檳榔鹼和檳榔素等成分,會誘導實驗動物產生腫瘤。大量食用檳榔時,檳榔素也會抑制大腦活動,而出現動作遲緩的現象。
在國內,國家衛生研究院2006年的報告也指出,嚼食檳榔與口腔癌、口腔黏膜下纖維化、口腔白斑症之發生有之相關,甚至其他癌症(口咽癌、食道癌、肝癌、肝硬化等)之發生亦與嚼食檳榔有關;在1995年高醫葛應欽教授研究,同時嚼檳榔又吸菸又喝酒是三者都不使用的123倍。

定期接受口腔黏膜檢查保健康
研究證實定期接受口腔黏膜檢查,可降低21%晚期口腔癌發生及26%死亡風險,政府免費提供30歲(含)以上嚼檳榔(含已戒)或吸菸民眾、18歲以上至未滿30歲嚼檳榔(含已戒)原住民,每2年1次口腔黏膜檢查。口腔癌是可以預防的癌症,最佳方式是不使用檳榔、菸品等有害健康的物質;已有嚼檳榔或吸菸習慣者,儘速戒除嚼檳榔、吸菸行為,就可以持續降低罹癌風險。
瀏覽人次:10740 人
更新日期:2022-12-23
gotop